解散議會
當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的不信任案後,行政院院長可依法向總統提出解散國會之請求,總統可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再決定是否行使解散國會權。 俄羅斯 當國家杜馬(俄國下議院)三個月內對總理再度通過不信任案,或總統三度提名總理未獲國家杜馬同意時,總統若不接受得解散國家杜馬改選。
類型 ·
民進黨發動倒閣案 擬解散立院
馬推動臺陸合作捱批 蘇稱立法院院會一召開就會提出倒閣案,促總統應解散立法院重新選舉。按憲法規定,倒閣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,立法院應在四十八小時內進行記名表決,經全體半數立委贊成才可通過,屆時行政院長要在十天內辭職,並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。
總統解散立法院?
21/1/2014 · 我國憲法原並無解散立法院機制,而係於民國八十六年修憲時入憲的新制度。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三項及第二條第五項規定,總統行使此項職權,必須是在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通過後,由行政院院長呈請,並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,始得宣告,屬於被動解散權。
解散國會,穩賺不賠的餿主意
按中華民國的解散國會規定,首先必須由立法院三分之一的立委對行政院提出不信任案,二分之一的通過,不信任案通過後,總統得解散國會,於六十日內重新選舉,選舉結果確認後,十日內立法院自行集會,任期重新起算。 1。
如何解散國會
21/1/2005 · 中華民國總統有權對國會行不信任案 民國八十六年第四次修憲後,立法院可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,行政院院長亦可在立法院通過不信任案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。其間存在的制衡關係顯然與五權憲法的理論截然不同。
立法院倒閣權
立法院倒閣權 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及其內閣提出不信任案,要求總辭之權力。 學理上又稱「不信任投票」。此制為內閣制之核心要素,目的在透過倒閣權與解散國會二者搭配,使內閣與國會兩者間盡可能保持緊密連結,意志一致。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制定時,為避免倒閣頻繁,政局不穩,未採倒閣權
妙天「國會政黨聯盟」24日宣告正式解散
悟覺妙天領軍的國會政黨聯盟,宣布31日正式解散。(圖/翻攝自國會政黨聯盟臉書) 由悟覺妙天領軍的國會政黨聯盟(國會黨)在2020大選中未能順利進入立法院,3月曾在臉書表示,發布解散消息稱,國會黨「已完成階段性任務」。24日則登報正式宣告解散,要債權人3個月內攜帶債權憑證登記,赴
中華民國約法
大總統經參政院之同意,解散立法院 。但須自解散之日起六箇月以內選舉新議員幷召集之。 第十八條 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及預算案於立法院。 第十九條 大總統爲增進公益,或執行法律,或基於法律之委任,發布命令。幷得使發布之。但不得以命令變更
值得我們思考的憲政問題:臺灣到底是「總統制」還是「雙首長制 …
立法院可以對行政院院長提「不信任案」,行政院院長可以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。 這樣的制度看起來的確有相互制衡的效果,立法院雖然可以換掉行政院院長,但也會面臨到若立法院解散,各委員是否能再次當 …
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
法源 [編輯] 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第3款規定: 「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,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。 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,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,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,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
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(民國93年立法94年公布)
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十日內,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,得宣告解散立法院。但總統於戒嚴或緊急命令生效期間,不得解散立法院。立法院解散後,應於六十日內舉行立法委員選舉,並於選舉結果確認後十日內自行集會,其任期重新起算。
依我國現行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,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,要解散立法院 …
依我國現行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,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,要解散立法院 前,必須先行諮詢那位首長? 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(211) 公職考試 高普考 (477) 鐵路特考 (910) 初等/地方特考 (303) 司法特考 (47